车绘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车绘世界
首个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上线,对车企、消费者有何影响?

时间:2023-02-21 18:13:02 来源:生态山西 点击数:296

日前,我国首个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正式发布上线,这是全球首个针对汽车全产业链的碳足迹信息公示平台。平台发布的讯息同步登陆央视新闻,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专业人士表示,CPP平台将为汽车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为什么要建立CPP平台,平台如何支持汽车企业低碳发展,目前还面临什么挑战?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平台的缔造者——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冬昶。

 作为碳排放大户,汽车行业的低碳发展,对于落实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的碳足迹涉及材料生产、整车生产、车辆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回收等生命周期阶段。”赵冬昶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说。因此,即便是零尾气排放的纯电动汽车,也涉及减碳问题。以一款中级纯电动轿车为例,它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约为36.4吨,其中材料、零部件与整车等制造环节碳排放约为16吨,使用环节碳排放约为20.4吨。

 当前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汽车产品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相关政策文件多次提出建立碳排放信息平台、建立标识制度引导降碳减排和绿色低碳消费。而我国汽车行业在碳减排方面还存在碳减排意识薄弱、碳核算方法薄弱、碳核算数据薄弱、产业链协同薄弱等问题。

 赵冬昶告诉记者,“从国际竞争角度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的碳数据体系比较完善,碳排放管理理念超前。中国汽车企业在一些关键环节,比如碳足迹的核算方面,因为缺少数据吃了很多亏。”

 赵冬昶介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提出,若无法提供产品的具体场地数据时,则需采用缺省值,缺省值使用出口国的行业平均值加溢价,若无法提供出口国数据,则需使用欧盟同行业最差10%的企业排放水平。同时,欧洲或美国数据库中所提供的中国区域基础能源碳排放因子普遍高于中国实际水平,在没有本土化的数据核算体系的情况下,中国出口的汽车产品的碳排放将会被过高计算。面对隐形的碳壁垒约束,产品竞争力大打折扣,对于我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不利,进而影响汽车产业发展。

 受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双重驱动,CPP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数字化赋能低碳化,助力构建汽车低碳生态,推动企业加快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建立健全汽车碳排放数据,同时支撑构建我国汽车碳排放管理体系。

 “碳足迹公示和追溯是碳治理框架下的重要一环,国内汽车产业需要信息透明化、市场的消费趋势需要有低碳化的引领、企业更需要有低碳意识和设计。”赵冬昶表示,在现有的碳排放管理体系下,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把行业数据标准攥在自己手里,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信息国际互认。


 “每款车都会有一个碳标签,平台上会显示每一款车的碳排放水平。消费者购车时往往通过汽车网站了解汽车配置的参数一样,未来他们可以通过CPP平台了解更全面的汽车碳排放信息,作出更加合理的购买决策。”赵冬昶说。

 赵冬昶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展示并介绍了平台页面和使用功能:“你能看到,CPP平台覆盖在售5000余款(以销售款型计量)乘用车、零部件、车用材料等三类产品碳排放数据,包括产品碳足迹、碳减排量、碳减排措施、碳标签等10余项数据信息;同时支持碳足迹信息检索、下载、统计分析、减排历史信息获取。”


 以整车产品为例,可通过CPP平台查看到该车型生产企业、车型名称、销售型号、车型级别、燃料类型等基础信息,以及单位里程产品碳足迹、产品碳排放总量、该车型对应的行业碳足迹平均水平、碳标签以及历史减排记录的碳数据,其中点开碳足迹信息还可查看到整车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情况,以及使用了相关减排措施带来的减排量。

 平台面向汽车及供应链企业、政府部门、国内外研究机构及高校、金融机构、媒体等主体开放,分为中英文版本。

 当前,部分汽车企业的碳减排意识还比较薄弱,只着眼于产量和销量,对于“双碳”工作的立场不坚定。碳足迹信息将直接关联企业品牌传播、公众关注度和消费认可度,这对于企业践行低碳减排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CPP平台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汽车碳排放水平,通过碳标签识别低碳汽车,作为其选车的辅助工具。

 赵冬昶表示:“CPP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当前汽车市场产能过剩,增量放缓,车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消费者低碳意识的逐渐增强,购车时除了考虑汽车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高科技感之外,碳排放会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平台让碳排放的信息逐渐透明化,用客观数据以及便于识别的碳标签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运用市场化机制来反向激励企业在降碳减排方面做得更好。”


 CPP平台覆盖材料生产、整车生产、车辆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回收等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涉及汽车全产业链,采集难度大。目前商用车、摩托车及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相关数据还未囊括其中。如此庞大的数据从哪里来?真实性如何保证?

 据了解,CPP平台统一采用企业申报产品信息+第三方核算的模式支撑汽车产品碳足迹信息公示。具体流程如下:

 “对于企业报送数据空缺、意愿不强烈等问题,CPP平台将基于行业缺省值对该部分产品进行核算公示,通过提升全社会对汽车产品碳排放的关注,推动汽车生产企业加大报送数据的积极性。”赵冬昶向记者介绍说。

 新能源汽车领域蕴藏着巨大的碳资产价值。涉及碳交易的环节,出现数据造假的可能性就很大。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是CPP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赵冬昶向记者介绍,“数据采集优先选择国资企业、国际汽车巨头等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作为切入点,开展整车数据的采集。之后扩展到车企背后的供应链商,我们已建立了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CICES),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报送规范,以及加强数据收集、核算、报送等培训,以此尽量保证汽车全产业链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从技术手段上,我们会推出碳排放足迹的核查和追溯平台,嵌入区块链技术,做到数据可追溯防篡改。”赵冬昶说,“针对数据本身,除了进行人工核查,还会建立关键材料碳排放因子库。一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利用好本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目前已经联合专家在开展相关工作。”

 在事后监管方面,未来可以建立企业主动承诺和黑名单相结合的奖惩公示系统。赵冬昶说,“把数据真伪和企业ESG、CSR指标形成捆绑,一旦数据造假,会在企业ESG和CSR指标上有所体现,并会标注事由说明,对企业有很强的约束力。”

 “建立完善的碳数据采集、监测、追溯、核查体系,是一项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未来还需科学规划,循序渐进,逐步补足当前的短板。让数字化持续赋能低碳化,更好促进汽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赵冬昶表示。

责任编辑:韩金萍